‌‌‌‌微生物組是什麼?

你體內約有37萬億微生物,其中大多數是細菌以及真菌、寄生蟲和病毒。 這些微生物統稱為微生物組。它們加起來的重量,比你的大腦還要重,其重要性亦幾乎不亞於大腦。 

雖然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微生物組的存在,但它們對你的生存至關重要。 事實上,由於微生物組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它們常常被稱為「被遺忘的器官」。 當你健康正常,微生物組會以互利共生的形式在體內工作,支持免疫系統、新陳代謝和晝夜節律、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降低疾病風險,甚至幫助減重。

由於這些微生物大多存活在腸道之中,因此不難想像,它們對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十分重要,同時會對你的體重和新陳代謝構成影響。 它們把潛在有害的食物成分消化,並產生多種必需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雜維生素K (凝血所需的維生素),以及氨基酸。 此外,它們排泄的酶有助分解複雜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進入到大腸的纖維。

人體內以至皮膚表面上,遍佈成千上萬種不同類型的微生物。 你個人的細菌群組,在出生到嬰兒期便開始建立。 細菌群組猶如指紋般獨一無二,而且在你一生當中不斷變化。 飲食、整體健康、環境和疾病,都會對你的細菌群組產生影響。 過度使用細菌抑制劑以及進食加工食品,都會削弱細菌群組,並可能導致一種稱為菌叢不良的狀況,即好與壞的微生物出現失衡,從而損害健康。

‌‌微生物組和機體抵抗能力

免疫系統是由細胞、組織和系統組成的複雜網絡,保護你的身體免受感染。 機體抵抗能力分為兩類:先天性和適應性。 先天機體抵抗能力猶如圍繞堡壘的城牆,是阻止入侵者進入人體的首道防線。 如果入侵者成功越過這道圍牆,適應性機體抵抗能力便會介入,把異物標記出來,然後作出攻擊,把它們毀滅。 

微生物組和部分位於腸道的免疫系統會一起演變,並持續地協同工作,促進相互健康。 免疫系統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並維持穩定的微生物群組。 同時,對於參與適應性免疫反應的免疫細胞,微生物有助促進這些細胞之間的訊號傳輸。 本質上說,腸道微生物會與免疫系統進行對話。 這些對話有助加強對入侵者的防護,並降低免疫系統攻擊無害微生物或其自身(稱為自體免疫反應)的風險。 

腸道中的有益細菌有助於保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相反,有害的細菌會干擾免疫系統的運作,引致發炎。 研究顯示,對於與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相關的多種疾病,微生物組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疾病包括支氣管慢性氣道炎、過敏、糖代謝病、肌肉營養不良、類風濕關節問題、纖維肌痛和多發性硬化症。 

什麼是微生物組,它如何影響機體抵抗能力?:閱讀更多內容

‌‌‌‌微生物組和情緒

正如免疫系統一樣,大腦主要通過迷走神經以及調節人體壓力反應的下視丘-垂體-腎上腺 (HPA) 軸與腸道連繫。 腸道通過神經、免疫和內分泌路徑與大腦溝通。 腸道中覆蓋著影響我們感受的神經元,而人體的血清素—影響情緒的神經遞質,百分之九十由腸道產生。

儘管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 ,健康的腸道有助於建立健康的思維。 一個名為營養精神病學的新研究領域正穩步發展,以幫助我們了解腸道健康和飲食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這研究領域帶來令人鼓舞的可能性,例如通過轉變飲食和補充,改變微生物組的組成,從而優化情緒和修復焦慮症、抑鬱症甚至阿茲海默症等疾病。 

由於微生物組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非常密切,以至於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分析腸道微生物的種類,來識別抑鬱症患者。 與健康人士相比,重度抑鬱症患者的總體微生物數量較少,多樣性也較低。 躁鬱症、自閉症譜系障礙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亦與無精神疾病的人顯著不同。 動物研究同樣顯示,腸道微生物、大腦功能、焦慮和抑鬱皆息息相關。

一項涵蓋40多項研究的評論發現,地中海飲食和抗發炎飲食與抑鬱症發生率降低有關。 這發現相當合理,因為地中海飲食富含膳食纖維,一種對微生物組具有正面影響的益生元。 緩解炎癥飲食和地中海飲食也富含12種有助振奮心情的營養素:葉酸、、長鏈ω-3脂肪酸硫胺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2。 

貫葉連翹─提升心情的上佳補充品:閱讀更多內容

‌‌‌‌促進微生物組健康的10個步驟

幸運的是,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來促進腸道健康細菌的多樣性和數量。 以下是你從今天起馬上可以展開的步驟。

1. 吃發酵食品

發酵食品列表,如泡菜、醃菜、康普茶、乳酪

發酵是古老的食品加工過程,利用細菌和酵母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發酵過程有助保存食物和飲品,創造獨特的味道和質感,並提供一種美味的方式,來增加消化道中有益細菌的數量。 還有另一額外益處,因為糖分和澱粉會在發酵過程中分解,使食物更易於消化,並提升營養素的生物利用度。 

克菲爾和康普茶都是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益生菌飲品。 克菲爾起源於俄羅斯的北高加索地區。 它通過將牛奶或羊奶與克菲爾顆粒混合而製成,具有抵禦細菌活性,並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克菲爾(kefir)一詞源自土耳其語keyif,意思是「感覺良好」。

康普茶看似時尚,但在中國、日本和歐洲等地,喝康普茶的歷史已有數千年。 康普茶是由細菌和酵母菌組成的共生菌體(簡稱SCOBY)加上甜茶一起發酵而成。

發酵食品包括乳酪、德國酸菜、泡菜(由大白菜製成)、醃菜 (可以用各種蔬菜製成)、味噌 (由大豆和穀物製成)和梅子醬 (由梅子果泥製成)。 

發酵食品的健康益處: 閱讀更多內容

2. 益生菌補充品

益生菌也稱為「友善」、「有益」或「好」細菌,是有助優化身體健康的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健康。 研究顯示,益生菌有助減低服用細菌抑制劑時可能出現的常見副作用,並在修復結束後協助修復健康菌群。 

益生菌補充品提供不同種類的細菌。 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斷定哪些益生菌菌株特有益,而對於各種健康問題,哪些類型的菌株特為合適。

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是特常見的兩種菌株。 你也可以選購全譜益生菌產品,其中包含各種類型的益菌菌株。 

益生菌和人體微生物組:閱讀更多內容

3. 多吃植物

以菠菜、甘薯、鷹嘴豆、牛油果製作的健康沙律

益生元是植物性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以纖維為主。 它們通過你的身體而不被消化,可以餵養你的好細菌,使你的微生物組保持健康。 

益生元存在於各式各樣的食物之中,從水果與蔬菜,到豆類種子穀類食物。 蒜頭、洋蔥、韭蔥、可可固形物含量高的巧克力、菊薯根、蘆筍、蘋果、香蕉、莢豆、番茄、大豆、奇亞籽亞麻籽、菠菜、菊苣根、大麥、麥麩、全穀類食物蒲公英葉、菊芋和燕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特重要的是:多吃五顏六色的植物性食物。 這樣,你也可以減少進食加工和快餐食品的機會。這些食物含有許多化學物質、糖分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可能對你的微生物組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4. 喝茶

和水是世界上消耗特多的飲品。 研究顯示,喝茶有可能促進腸道菌群的平衡,並有助於把菌叢不良的狀況逆轉。 大多數證據都支持飲用綠茶,但研究顯示,黑茶烏龍茶、普洱和茯磚茶 (一種發酵茶) 亦有助於優化腸道菌群。

5. 減輕壓力

精油擴散器和瓶子

壓力可導致連串健康問題,包括血壓高、心臟病、支氣管慢性氣道炎、焦慮、抑鬱和關節問題。 動物研究顯示,壓力有可能改變腸道細菌的種類,並改變細菌影響其他人體組織的方式。 

減輕壓力的方法有很多。 定期運動是非常有效的減壓方法,因為運動有助於降低壓力荷爾蒙水平,並且優化睡眠質量。 把讓你不高興和感恩的事情記錄下來,有助於減輕壓力,也可以讓你更明智地選擇與你所關愛的人共度時光。 

包括薰衣花草、玫瑰、橙花、檀香、依蘭和佛手柑等精油,可促進鬆弛並減輕壓力。 不少補充品也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其中一些流行的補充品,例如卡瓦卡瓦綠茶檸檬香蜂草洋甘菊南非醉茄等都值得一試。

適應原、壓力管理和健康:閱讀更多內容

6. 良好睡眠

良好的睡眠除了優化認知和情緒之外,還可以優化腸道健康。 一項動物研究發現,睡眠欠佳會對腸道菌群產生負面影響。

有很多方法可以優化睡眠質量。 創建睡眠儀式,睡前一個小時關掉電子設備,以及保持臥室涼爽和黑暗,都可以幫助你睡個好覺。 

此外,許多補充品皆有助支持睡眠,包括諸如洋甘菊纈草等草本組合,以及順勢療法的製劑。

‌6‌大天然‌睡眠支持補充品‌:閱讀更多內容

7. 綠色家居清潔

對環境友善的家居清潔用品

把具刺激性、有毒的清潔產品更換成天然的清潔產品,對你的健康、你的微生物組和地球都有好處。 與其選擇可以殺死99%細菌的清潔產品(其中一些細菌實際上對腸道有益),不如選用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的環保、天然、「綠色」產品。 

8. 選用天然個人護理產品

你的皮膚和頭皮也覆蓋著細菌。 為了讓它們保持健康,請使用天然產品,而不要使用抵禦細菌凈味劑和止汗劑,以及含有大量化學物質的洗髮水和護髮素。

9. 和你的小狗一起玩

一位女士和她的小狗一起玩耍

與你的小狗玩耍不僅可以減輕壓力,更可以幫助你增加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 研究顯示,與狗同住的兒童,患支氣管慢性氣道炎和過敏的風險較低。 這可能是由於狗兒將微生物帶入室內,從而增加我們體內微生物的多樣性。

寵物狗帶來的意外好處:閱讀更多內容

‌‌‌‌10. 接觸泥土

在戶外和大自然消磨時光,對你的心理健康大有益處,也是鍛鍊身體的特好方式。 此外,多接觸泥土和自然環境,有助於優化你的內部微生物環境。

參考文獻:

  1. Bond T, Derbyshire E. Tea Compound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Findings from Trials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Nutrients. 2019;11(10):2364. Published 2019 Oct 3. doi:10.3390/nu11102364
  2. de Oliveira Leite AM, Miguel MA, Peixoto RS, Rosado AS, Silva JT, Paschoalin VM. Microbiological, techn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properties of kefir: a natural probiotic beverage. Braz J Microbiol. 2013;44(2):341-349. Published 2013 Oct 30. doi:10.1590/S1517-83822013000200001
  3. LaChance LR, Ramsey D. Antidepressant foods: An evidence-based nutrient profiling system for depression. World J Psychiatry. 2018;8(3):97-104. Published 2018 Sep 20. doi:10.5498/wjp.v8.i3.97
  4. Markowiak P, Śliżewska K. Effects of Probiotics, Prebiotics, and Synbiotics on Human Health. Nutrients. 2017;9(9):1021. Published 2017 Sep 15. doi:10.3390/nu9091021
  5. Magnusson KR, Hauck L, Jeffrey BM, Elias V, Humphrey A, Nath R, Perrone A, Bermudez 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et-related changes i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Neuroscience. 2015 Aug 6;300:128-40. doi: 10.1016/j.neuroscience.2015.05.016. Epub 2015 May 14. PMID: 25982560.
  6. Palmnäs MS, Cowan TE, Bomhof MR, et al. Low-dose aspartame consumpt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gut microbiota-host metabolic interactions in the diet-induced obese rat. PLoS One. 2014;9(10):e109841. Published 2014 Oct 14. doi:10.1371/journal.pone.0109841
  7. Quigley EM. Gut bacteria in health and disease. Gastroenterol Hepatol (N Y). 2013;9(9):560-569.
  8. Voigt RM, Forsyth CB, Green SJ, et al. Circadian disorganization alters intestinal microbiota. PLoS One. 2014;9(5):e97500. Published 2014 May 21. doi:10.1371/journal.pone.0097500
  9. Tun MH, Tun HM, Mahoney JJ, et al. Postnatal exposure to household disinfectants, infant gut microbiota and subsequent risk of overweight in children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CMAJ. 2018 Nov 12;190(45):E1341]. CMAJ. 2018;190(37):E1097-E1107. doi:10.1503/cmaj.170809
  10. Taylor VH. The microbiome and mental health: Hope or hype?. J Psychiatry Neurosci. 2019;44(4):219-222. doi:10.1503/jpn.19011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60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