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有數百萬就醫的人訴稱發生鼻竇相關疾病。“鼻竇”是一個常用於描述解剖術語,是醫生所指的鼻旁竇。鼻竇是人體顱骨中的中空“洞穴”,新生兒基本上沒有鼻竇,但在8歲左右會發育完全,到青春期會完全達到成人大小。

鼻竇的名稱

  • 額竇
  • 蝶竇
  • 篩竇
  • 上頜竇

鼻竇的功能

  • 減輕顱骨重量
  • 空氣加濕
  • 說話時產生聲音共鳴
  • 分泌黏液

鼻竇組織每天可分泌大量黏液,確切的說可達1品脫(473 ml)。

黏液可吸附病毒、細菌、真菌和粉塵,因而不會引起疾病。多數黏液會被吞嚥入胃,胃酸會殺死致病菌。黏液然後會在腸道中得到消化和進一步分解,會隨人類排泄物排出。小部分黏液會通過咳嗽或吐痰排出。

鼻竇疾病

遺憾的是,許多人的竇穴可能會出毛病。它們可能會經常因灰塵、花粉和空氣污染而發炎,導致過敏或枯草熱症狀。

鼻竇還可能感染病毒、細菌或真菌。在感染前七到十天,通常就可確定引起感染的病毒,在這個時候通常不需要用抗生素。十名鼻竇病毒性感染患者中有九個無需用藥就會康復,但通常會選擇一種更整體的分析方法。

遺憾的是,醫生們通常都會在患者感染的初期選擇抗生素進行治療,而且常有患者在這個時期提出開抗生素的要求。

十分之一的人最終會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通常因病毒感染導致免疫 系統功能低下引起。假如發生這種情況,醫生可開抗生素。鼻竇感染患者如使用至少兩個療程的抗生素後仍未見好轉,應看鼻竇專科醫生(被稱為“耳鼻喉科專家”),接受評估看是否感染真菌。此外,如排除感染,則可能是因食物過敏而發生慢性鼻竇充血。我建議在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服用益生菌補充劑,以助保護消化道。抗生素殺死有益菌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情況會導致腸道內失衡,從而引起腹瀉。

鼻竇感染的症狀:

  • 鼻塞
  • 流鼻涕
  • 面痛
  • 牙痛
  • 頭痛
  • 咽喉痛
  • 鼻液倒流
  • 咳嗽
  • 發燒

引起慢性鼻竇感染的風險因素:

  • 使用煙草
  • 吸二手煙
  • 花粉過敏
  • 空氣污染,尤其是居住在汽車尾氣污染嚴重地區的人
  • 乳製品過敏,可致鼻竇炎
  • 小麥和麵筋過敏,可致鼻竇炎
  • 免疫球蛋白 A 缺乏–一種遺傳性疾病,很可能讓人出現慢性呼吸道感染
  • 因免疫抑製藥物或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而發生免疫力下降
  • 鼻中隔偏曲
  • 鼻息肉

部分患者會出現黏液分泌過多,從而可引起黏液長期沿咽喉後部流下去。醫生將這種情況稱為鼻液倒流。受這一疾病影響的人數以百萬計,我每天都遇到發生鼻液倒流症狀患者的情況。

並非每一名鼻竇充血患者都會出現感染。部分只會因鼻竇發炎而出現呼吸困難和慢性過敏症狀。

預防鼻竇疾病

忌口、藥物治療、礦物質、維生素、香精油和順勢療法均可被視為有助於預防過敏、鼻塞,最終預防竇道感染的方法。保持鼻竇健康對於整體康樂狀況至關重要。

食物過敏可致鼻竇充血

我從18到41歲都患有鼻液倒流,指示我患有某種慢性鼻竇疾病。幸運的是,我沒有出現感染,但我存在頑固性竇壓力、慢性咳嗽和黏液分泌過多,這些導致了鼻液倒流。在認識到乳製品可能是問題所在時,我決定將乳酪從我的飲食中剔除。我在上大學時已戒除牛奶。在攝取無乳酪飲食幾天后,我發現我的鼻竇炎已痊癒。二十多年來,我的鼻液倒流和咳嗽症狀首次消退。如我食用乳酪,我的症狀約三天內又會復發。

我立刻開始行動,同樣建議有類似鼻竇疾病的患者也忌食乳酪。此外,我還建議患者戒除乳製品,小麥(麵筋)和玉米2-3週左右。滿2-3週時,他們可選擇是否重新添加該等食物。多數患者在戒除乳製品後有所緩解,但另有一些患者的問題則因小麥和玉米引起。因此,我有許多患者的慢性鼻竇炎症狀緩解,還有許多已防止了感染復發。

傳統方法

傳統醫學建議採用以下方法來幫助治療和預防復發性鼻竇感染和過敏性症狀。在事情發展過程中,醫生和患者使用這種方法的法寶很少。

  • 氯雷他定(克敏能)、西替利嗪(仙特明)和非索非那定(阿萊格拉)等抗組胺藥物
  • 鼻用類固醇,包括氟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莫米松(內舒拿)等
  • 抗生素
  • 鼻竇手術,對於慢性鼻竇疾病患者而言,這是萬不得已才用的一種方法。

如有人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不要與其接觸。如您身邊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肥皂 和溫水勤洗手有助於預防感染。不要用手指揉眼睛或鼻子,尤其是在與人握手之後。請考慮使用不含三氯鬆的天然洗手液,這可能有助於降低您發生感染的風險。

替代療法

研究表明,全世界常見的做法是採用補充和替代療法預防鼻竇疾病和控製過敏。多數鼻竇感染起初是感冒,或醫生所稱的“上呼吸道感染(URI)”。因此,預防感冒(病毒所致)對於預防鼻竇感染至關重要。如因食物過敏引起,則應忌食該食物。花粉過敏 也可成為引起人發病的誘因。

是一種礦物質。許多研究表明它具有預防普通感冒的功效,而普通感冒可致鼻竇感染。《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上2016年一項研究的結論是“可鼓勵普通感冒患者嘗試服用鋅錠治療感冒”,同時,2017年一項研究總結道“醫生可指示普通感冒患者在症狀發作後24小時內嘗試服用醋酸鋅含片”。

建議服用鋅錠要盡快。您的醫藥箱中應保存有這種重要的礦物質,以便一感覺出現症狀就可開始服用。2017年另一項研究表明,葡萄糖酸鋅含片和醋酸鋅含片的療效相當。建議每劑至少服用30 mg。

維生素 C

維生素 C也被稱為“抗壞血酸”,數十年來被建議用於幫助預防普通感冒。人類有一種基因突變會使得我們無法合成抗壞血酸。2014年一項研究表明,與安慰劑(糖丸)相比,維生素 C 可降低患感冒的風險,還可縮短感冒病程。另有一些研究表明,在“軀體應力”下時,我們更可能從維生素 C 和感冒預防中獲益。鼻竇感染減少會促使呼吸道感染減少。

維生素 D

研究表明,維生素 D水平偏低與發生病毒性感染和鼻竇息肉的風險增高相關,這兩種疾病都會增高鼻竇感染髮生的風險。預防這種情況發生的一種好方法是優化維生素 D 的攝入量。多數人需每天攝入2,000-5,000 IU 維生素 D。閱讀維生素D的保健功效更多相關詳情

乳鐵蛋白

據研究顯示,乳鐵蛋白是一種兼具抗細菌和抗真菌特性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通常存在於竇道組織中。對於慢性鼻竇感染患者,每日補充300 mg乳鐵蛋白可能會有用。

N-乙酰半胱氨酸(NAC)

NAC是一種有助於慢性鼻竇感染患者分解黏液的補充劑。NAC 可每日服用一到三次,每日最大劑量為1,800 mg。

尤加利

數個世紀來,尤加利一直被用作一種天然的鼻解充血劑。部分人將其作為一種香精油,與一種揮發液混合後用於緩解慢性鼻竇炎。

木糖醇鼻用配方

木糖醇是一種不能被吸收的糖。在用於治療慢性鼻竇炎時,它有助於治療現有感染,還有助於預防再發生細菌感染。《喉鏡》上2012年一項研究的結論是“溶於水的木糖醇是一種耐受良好的鼻竇沖洗劑。從短期來看,與鹽水沖洗相比,木糖醇沖洗促使慢性鼻炎症狀緩解的幅度更大。換言之,我們應考慮使用木糖醇鼻噴劑

勤用洗鼻壺或其他鼻竇沖洗產品

鼻腔和鼻竇沖洗可追溯到古印度,它在阿育吠陀醫學中得到應用。採用霧化、噴霧或洗鼻壺技術,可將濃度為0.9%的鹽溶液灌入鼻孔。

2009年一項研究得出結論“生理鹽水沖洗鼻孔可提高……生活治療,並緩解急性鼻竇炎症狀。對於兒科急性鼻竇炎而言,鼻腔沖洗是一種有效的輔助療法……”。

2012年一項兒童研究顯示,在使用鼻腔沖洗法的情況下,需要給患兒開抗過敏藥物的可能性降低。總體上,沖洗法的耐受性良好。最後,2012年一項成人研究還表明,對於採用鹽水洗鼻法的人,它還具有預防鼻竇感染的功效。

吸入蒸汽

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而言,每天吸入蒸汽3-5次有助於緩解症狀。洗個熱水澡、在頭上敷一塊溫熱的毛巾或通過暖空氣加濕器呼吸暖空氣均可吸入蒸汽。

益生菌

益生菌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疾病大有前途的方法。一本頗受喜愛的過敏症雜誌上2016年一項的結論是,鼻吸入益生菌可緩解慢性鼻竇疾病。有許多研究表明了消化道菌群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在整體健康中的作用。2017年一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消化道不健康可增高發生鼻竇疾病和竇道發炎的風險”。因此,建議每日至少補充50億單位益生菌。

順勢療法

據用戶反饋,市場上有幾種前景很好的順勢療法。我們也應考慮這些療法。

最後,一個人可用於幫助其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過敏和鼻竇疾病的工具有許多。保持良好的鼻竇 衛生對於預防痛苦、疾病和誤工缺課十分重要。健康飲食和正確食用補充劑也可能會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http://www.healthline.com/human-body-maps/sinus-cavities-sinuses
  2. Br J Clin Pharmacol.2016 Nov;82(5):1393-1398. doi: 10.1111/bcp.13057. Epub 2016 Jul 28.
  3. Open Forum Infect Dis.2017 Apr 3;4(2):ofx059. doi: 10.1093/ofid/ofx059. eCollection 2017 Spring.
  4. 2014 Jul 9;6(7):2572-83. doi: 10.3390/nu6072572.
  5. 2008 May;118(5):895-901. doi: 10.1097/MLG.0b013e31816381d4.
  6. Am J Rhinol Allergy.2014 May-Jun;28(3):244-8. doi: 10.2500/ajra.2014.28.4036.
  7.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2 Apr;76(4):583-8. doi: 10.1016/j.ijporl.2012.01.022. Epub 2012 Feb 11
  8. Am J Rhinol Allergy.2016 Nov 1;30(6):202-205. doi: 10.2500/ajra.2016.30.4372.
  9.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17 Feb;50(1):29-47. doi: 10.1016/j.otc.2016.08.004.